找到相关内容736篇,用时5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法华经》导读

    它最后对自己所讲的在语言、在教理上、在工具上有非常清醒的,它指向的是社会,指向的是众生的世界,众生的心,十法界么,多么丰富啊!所以说这个统一,我们知道在佛这儿我们觉得有一种统一性,我们皈依这种...时”,但《华严经》是太高了,就像太阳出来只到高山,众生听不懂。后来讲《阿含经》,阿含部,后来讲大乘的一些经典,像方等、大吉经,后来讲般若经,最后讲法华涅槃经,所以《法华经》在天台宗判教里面,在佛陀的...

    明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3771663.html
  • 满眼菩提树 心似满月明——解读马明博“菩提树下”系列作品

    过程。”“禅茶文化,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成,其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强化当下之,实现从迷失到悟。从俗到雅的转化。一念迷失,禅是禅,茶是茶;清者清,浊者浊;雅是雅,俗是俗。一念觉悟,茶即禅,禅即茶;清...

    峻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2273383.html
  • 初恋三摩地

    事物是没有什么妨害的。你渴了的时候,享受一杯水又有没什么错?事实上,为了能够真正地品味它,你必须安住于当下。   一朵花凋谢时,我们不会哭。我们已知道它是无常的。如果我们练习对无常的本性保持,我们就...我们来说就没有任何作用。为了打开无相之门,进入自性、实相的王国,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练习。观察每一件事物,我们都可以看到它互摄互入的本质。我们看到我们国家的总统是由非总统的因素构成的,包括经济、政治...

    一行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282674231.html
  • 行愆法师:佛学问答

    错处,是一件好事,内心有反省,才会改错。忏除过往之恶,悔过后不复做,就是忏悔。若常能修持忏悔的心,不覆藏,会使生活清净自在。忏悔的方法有很多种,例如,对首忏悔,在善知识面前发露忏悔,使得清净。立功...礼、信、智),名异义同,与家人分享,令生敬仰,渐渐建立佛化家庭,达到皆大欢喜。   菩萨   问:什么是菩萨?   答:“菩萨”梵语是“菩提萨埵”,简称有情,能自觉他,自觉者是人生的苦空无常...

    行愆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5074746.html
  • 原始佛教读书会:相应部选读 第二单元:天子相应

    修习,那他就开始有所谓的念、择法等等,观入出息,就是观察呼吸的进出,“念”的基本意思就是“”,就是清清楚楚的观照,观照不一定观照什么东西,可能行、住、坐、卧什么都可以,就是要“醒觉”。醒觉之后,有...  然后北传下一个颂,世尊回答:“正两足尊,生马四足胜”,然后,“顺夫为贤妻,漏尽子之上”,这个就很奇怪,前三句是很符合的,第四句南传是“孝顺子最胜”,可是这边是“漏尽子之上”,“漏尽”跟“孝顺”...

    蔡奇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2877132.html
  • 唐宋佛教文人的风采

    法华寺游览,饱览西山胜景的山峦秀色,写下了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、《钴鉧潭记》、《钴鉧潭西小丘记》、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等四篇游记。当时住在法华寺构西亭,认识一位僧侣“”,他当下就着法师的名号,写了《永州法华寺新作西亭记》,发挥佛教义理“”与“”的真义。三年后,柳宗元又游览袁家渴一带,写下《袁家渴记》、《石渠记》、《石涧记》、《小石城山记》四篇。以上八篇游记,就是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“永州八记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3578596.html
  • 净宗法要--憨山大师著

    消除,所谓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,稍迟,则被他转矣。 若能于日用起心动念处,念念觉察,念念消灭,此所谓众罪如霜露,慧日能消除,以无明黑暗,唯智慧能破,是谓消除也。若昼夜不舍,勤勤观察,不可放行,但就...与冰,心迷则佛作众生,心悟则众生是佛,如水成冰,冰融成水,换名不换体也。迷则不觉,不觉即众生,不迷则觉,觉则众生是佛。子欲求佛,但求自心,心若有迷,但须念佛,佛即起自性光明,挺然独露。从前妄想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52485014.html
  • 瑜伽焰口施食要集详注

    自性三宝也。三宝有同体别相,住持之殊,同体者,法界为体,即佛义,执持即法义,和合即僧义,别相者,法报化三身名佛,教理行果名法,五果四向十地三贤名僧;住持者,雕刻塑画名佛,黄卷赤牍名法,圆顶方袍名僧。...思彼觉花法界,如来海会共广大。  思彼本之华,光明朗,穷十法界,元是一真,与如来海会同时广大,更无二致也。何谓如来海会?有无量光明遍法界,令彼诸觉花亦能遍法界,互无障碍,交涉重重,如一室千灯,光光...

    祩宏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93387055.html
  • 禅坐的重要与方法(2)

    引发内在更深入的,深入体会现象、身体以及心灵的“无常”,而进入了“无我”的状态。假如我们真的拥有我们的念头,为什么无法拥有值得拥有的事物呢?没有人会喜欢拥有废物,我们全部都在尝试着要让我们所拥有的... “止”与“观”,是以“观”为目标,而“止”是方法。只要心灵不平静就会有波浪,会有喜好和厌恶的波浪,而这些波浪阻碍了我们的视线。在扬起涟漪的池塘中,是看不清楚自己的面容,能够人面容的水面必须是平静无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350587243.html
  •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批注

    名“五众”。蕴,积聚也,藏也;阴是蔽覆之义。谓积聚身心,蔽覆本性也。色即见到色相,受即印上脑筋,想即发生幻想,行即追求造作,识即造成现业。言显示佛性后,周遍圆满,五蕴本体即成真如本体。空者,是空其...观照般若,即“阿赖耶识”,旧称“灵性”,近代人谓之脑筋,《易经》“阴阳二动”、《中庸》“率性之命”、宋儒所谓“气质”、王阳明所谓“良知良能”是也。内分见、闻、、知,有两种作用:一是能起净缘,即不起思想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83889013.html